English

读《我的知青岁月》

●书话
1998-10-31 来源:生活时报 ●陈洁 我有话说

一边排队,一边读作家出版社刚刚出版的《恍若隔世———我的知青岁月》,我不时忍俊不禁,直想发笑,但北京电视台的节目主持人白羽却说,她读了直想哭。

《作家文摘》的编辑郑红革第一天是在拥挤的地铁中阅读此书,当天她对我说:“《初尝醉酒》这一节写得真精彩。”翌日,由于工作繁忙,她只得空读了几节,“《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》那一节,描写得真生动。”她说。第三天,她读到后半夜一气读完,“《醉意伴君歇》、《梦断龙门》、《你师从于谁》这几节最为精彩。”看来,她不知道选择哪篇登载好了。

作家徐小斌读后,则对于书中的钱秉强、李森等人物发生浓厚的兴趣,与作者木斋通话,询问此二人的近况,当听说依然是音讯全无时,表示了深深的惋惜。并询问了“感受不自由莫大的痛苦”的唱法。

中华诗词副会长、学者词人周笃文教授对我说,他是放弃了几个午休一气读完的。“这本书很有看头。”周教授对于书中的知青时代的诗词发生了极大的兴趣,认为写得很有诗趣,感情真挚,有一定的艺术水准,但在格律方面路子比较“野”,“比如这句‘高槐村北心惊碧,金柿河南谁布局。’对仗工整,但是‘局’字在古音是入声字,不合古音。”

北京社会科学院的学者王文元是作者的哥哥,他说“平心而论,这本书写得确实不错。书中的议论很轻灵,见解新颖,譬如第一节议论人民公社,说人人完全平等恰恰是最大的不平等,发前人所未发。“当然,也有缺憾,譬如此书使用俗语与雅语两种语言,似乎不统一。”但作者却说,他是有意使用两种语言,将农民与知青的两种文化构成冲突,形成张力。

不同阶层的人所读到的,是不同的“知青岁月”。一位大学生读了这本书,说:“我感兴趣的不仅是知青时代的苦难和我们现在难以想象的生活经历,主要的是启发了我如何面对逆境,面对苦难,如何做人。”另一个大学生,买了一本书,请作者签名,要在父母下乡纪念日的时候寄到。“我的父母都是老知青,现在下岗了,心情不好,寄去这本书鼓励他们重新树立生活的信心。”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